为何说,财产公示制和数字人民币,仍是很难扼住贪官贪婪之手的?
有人说,财产公示制是贪官污吏的“照妖镜”,只要该制度一经实施,那么贪官们立刻原形毕现,束手就擒币说。
还有人说,数字人民币是贪官污吏腐败路上的“老鼠夹子”,不碰则已,一碰必逮币说。假如数字人民币取代纸币,那么贪官们也就失去了受贿敛财的可能性。
其实,有上述这两种想法的人,大多是因为轻视了贪官们逃避监督和反调查的能力了,请不要忘记,这些贪官当中,有相当部分是出自长期处置复杂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干部,他们可以说是人精中的人精,这两项措施不可能能清除掉所有贪官,只能说给贪官污吏们增加了贪腐的难度币说。
为何说币说,这两项措施不可能清除掉所有贪官呢?
譬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币说。即便将来某天国家真实施了该项制度,那么贪官们也是不可能将自己的非法所得公示出来的,而躲避公示的办法也有很多,像房子、车子挂在他人名下,珠宝玉器、古董字画、金银细软藏在家中等等。
至于说,数字人民币币说。贪官们完全可以用收受贵重物品代替收受现金的办法躲避数字人民币的监管。
展开全文
此外,贪官们还可以借用别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来装自己的受贿所得币说。
总之一句话,根治腐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复杂工程,若想通过一、两种具体的反腐措施是很难达到根治目的的币说。
但总体上来看,根治腐败最有力的举措是,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不断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以及对职务犯罪的严肃惩治币说。
而在现实中,贪官之所以能成为贪官,首先是因为,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制约机制失灵了,以致让公权力踏上歧途币说。
当失控的公权力在违法犯罪的路上疾驰时,相关的监督也没有及时跟上,以致让它越陷越深币说。
待贪官被抓到时,才发现该贪官已在违法犯罪的路上奔跑了几十年,而且它从当年的千八百块、几万块的“小苍蝇”、“小蚊子”,也慢慢变成了今日身家几千万,几个亿的“大老虎”币说。
所以说,就根治腐败而言,对公权力监督的重要性是不亚于惩治贪腐犯罪的币说。因为很多贪官之所以敢于贪污受贿,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不怕被抓不怕丢官去职蹲监狱,而是因为他们都心存侥幸心理。
假如贪官违纪违法的发现率逐年提升,且当这个数值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其对贪官产生的震慑力是远大于某项具体反腐措施的币说。
而谈到对官员的监督和贪腐案件发现率,不得不提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因为纪检监察机关贪腐案件线索的发现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人民群众的举报,而且有的贪官还被不同的民众连续举报了多年才坠马倒台币说。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币说,2012年以来,尽管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力度越来越大,但自己所在的县,却很少听说有哪位官员被查的消息,一个县好歹也有大大小小几千人的监察对象,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除了该地方的公职人员整体上都比较清廉这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不担当不作为币说。
虽然一些问题线索被群众举报到了县纪委监委机关,但对待这些举报信,后者不是用函询代替了执纪执法办案,就是采取了大事化小事化了的解决办法,还有一些举报信甚至被扔进了垃圾桶币说。
这些县的纪委监委机关之所以敢于这么对待群众的线索举报,大多是因为这些纪委监委机关自我监督、追责力度不够,以致让他们有恃无恐,甚至是肆无忌惮币说。
我觉得,若想根治腐败,首先还是要对纪委监委机关加强自我监督,加大追责力度,尤其是在反腐败慢作为、不作为,特别是在消极反腐上,加大追责力度币说。
纪委监委机关可是我们反腐败的专责部门,也是整个反腐败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牛鼻子”,若想打赢战胜反腐败这场攻艰战、持久战,这只“牛鼻子”必须要抓牢攥紧币说。
评论